於治理單位之監督下,確保企業符合法令(包括財務報表允當表達與揭露)是管理階層的責任,而查核人員之責任係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有導因於舞弊或錯誤之重大不實表達取得合理確性。於查核報表時,查核人員須考量受查者所適用之法令架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為了協助及強調查核人員在進行財務報表查核時,應考量哪些法令遵循,於民國108年8月13日發布第72號審計準則公報「查核財務報表對法令遵循之考量」供查核人員作為指引,該公報自民國109年1月1日起實施。
執行審計工作時,了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是一項基本卻很重要的工作,KYC 的目的是對受查者在其營運上與財務上之了解,以評估受查者是否會因此而產生錯誤及舞弊的風險,進而造成財務報表的重大不實表達。然而查核人員偵查出導因受查者於未遵循法令而造成之財務報表重大不實表達之能力受到先天的限制,包括:
- 許多法令主要與受查者之業務經營有關,通常對財務報表不具直接影響,且受查者是否遵循該等法令非其與財務報導攸關之資訊系統所能辨認及處理。
- 受查者可能故意隱瞞未遵循法令事項。
- 某項作為是否構成未遵循法令事項最終仍須由司法機關判定。
茲針對審計準則第72號公報中明定管理階層與查核人員相關責任與查核程序,以及實務上常見問題及建議之因應作法,逐項說明如下:
一、遵循法令之責任
- 管理階層之責任
於治理單位之監督下,管理階層為確保企業符合法令,可能訂定之政策及程序包括:
- 定期追蹤法令之變化並適時更新作業流程以確保其符合法令規定。
- 建立並執行相應之內部控制制度。
- 訂定、公布並落實行為準則。
- 確保員工經適當訓練且瞭解行為準則。
- 追蹤考核行為準則之遵循情形,並適當懲處未遵循行為準則之員工。
- 聘請法律專家以協助追蹤法令之變化。
- 備置企業於其所處產業須遵循之重要法令,並保存被投訴之紀錄。
- 查核人員之責任
- 瞭解受查者及其所處產業適用之法令架構
不同的法令對財務報表之影響不同,第72號公報將其分為兩類,並針對不同類別要求不同之查核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