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分鐘 2021年5月27日

投資人如何看永續報告書

作者 曾 于哲 Roger Tseng

安永台灣 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 負責人 暨 審計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企業永續策略專家,並具有豐富的公司治理、氣候風險評估、環境績效、社區投資、永續報導與永續指數的服務經驗。擔任安永在外部永續相關協會的代表。

16 分鐘 2021年5月27日

顯示相關資源

  • 保險公司應如何未雨綢繆?2019年亞太區保險業前景展望

全球投資人現階段高度關注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議題,根據《2020安永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安永對全球298家投資機構進行第五次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CCaSS)調查顯示,各投資機構正逐步努力採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實踐(ESG)等要素做為評估被投資公司之績效。

  • 98%受訪投資者會根據公司揭露的訊息評估非財務績效
  • 91%受訪投資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中,非財務績效在其投資決策中扮演關鍵性角色
  • 75%受訪投資者認為,確認組織規劃氣候風險的穩健性有其價值

此份調查顯示,高達98%受訪投資者依據公司揭露事項來評估非財務績效;其中有72%受訪者表示他們已採用了結構系統化的評估方式,相較於2018年調查中僅 32%,呈現出大幅度的成長。同時,隨著ESG要素在其決策中扮演核心角色,投資者更加要求公司需承擔相關責任。受訪投資者表示,過去12個月中,非財務績效在其投資決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91%),其中表示這種情況頻繁發生的投資者比例,從2018年的 34% 躍升為 43% 。

氣候變遷在受訪投資者的決策過程中尤為重要。有73%受訪投資者表示在做資產分配與選擇決策時,將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以評估氣候變遷的實質風險影響。由此可知,資本市場規則正被改寫中,從以往相對於使用短期績效模型,投資機構現在更專注於長期價值創造,並在評估公司績效時格外重視 ESG 要素以協助投資決策。

新冠肺炎疫情與氣候變遷風險已成為永續發展的核心議題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的同時,投資人亦高度關注環境氣候影響帶來的衝擊。從《2020年的全球風險報告》可以觀察到,傳染性疾病的衝擊程度已列為前十大風險之一,不過衝擊程度與「發生可能性」(Likelihood)的結果大不相同。「發生可能性」的前五大風險由高至低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未能成功減緩氣候變遷、重大自然災害、生物多樣性流失及人為環境災難,代表綠天鵝的氣候風險事件,可能為金融市場帶來震盪和衝擊。有鑑於此,社會各界和金融主管機關應持續提高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程度,以確保經濟和生活福祉的永續發展。

投資者漸趨看重評估ESG績效 企業提供嚴謹資料能力表現脫節

《2020安永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顯示,投資者雖更加看重評估 ESG 風險或績效,但企業卻缺乏提供標準化及嚴謹的非財務資料能力與穩健性。受訪投資者對於環境風險揭露事項不滿意的比例由 2018 年的 20% 跳升為34%。調查中認為企業並未充分揭露可能影響其經營模式的社會(及公司治理)風險的受訪者比例,從2018年的21% (16%) 增加到41% (42%)。

被問到對於ESG報告的可用性與有效性時,46%受訪投資者表示ESG報告與主流財務資訊脫節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原因在於缺乏即時資訊(41%)、缺少企業如何創造長期價值的資訊(41%)、缺乏具前瞻性的揭露事項(37%),以及未聚焦在重大事件上(37%)。

發行公司與投資者之間持續存在期望差距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企業迫切需要能信任非財務績效的資訊,為了能有效評估ESG揭露事項,需要有標準化且嚴謹的非財務資訊。此一趨勢,與國內金管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在深化公司治理、提升企業永續發展並營造健全永續發展(ESG)生態體系的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的政策目標,相互呼應。

鑑別氣候相關財務數據的下一步

安永長期協助臺灣各界推動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筆者曾擔任「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繁體中文版)」總編輯,負責翻譯工作,期能加深國人和企業的理解與應用,促成永續的金融與治理環境。
綜觀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2.0等多項政策,以及政策對於ESG資訊揭露之質量及透明度,已要求企業未來接軌,並依循TCFD及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發布之準則,彙整當前臺灣各界對於氣候相關風險的具體作為,包含:

  1. 政府:推進臺灣的綠色及永續規範,建立永續金融標準,持續發布指引。
  2. 金融機構:協助綠色及永續產業發展,並且更廣泛應用ESG工具。
  3. 非營利機構:加強臺灣各利害關係人之間與綠色及永續議題之溝通。

國際清算銀行的《綠天鵝》已提出部分系統性的方法,若需要有效鑑別氣候相關財務風險,需有順序的考慮:氣候政策及能源政策分析、總體經濟分析,或加上產業溫室氣體排放分析、曝險範圍分析、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分析。由於臺灣仍欠缺氣候政策及能源政策對於總體經濟影響的分析資料,企業及金融業未來如何有效鑑別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有賴於系統化、跨平臺、跨領域的專業合作,其間將遭遇的挑戰與困難包含:氣候風險造成財政不穩定、新技術及專業人才需求、缺乏氣候風險評估的專業知識、缺乏跨單位的Task Force處理宏觀氣候風險。

有鑒於此,進行氣候政策及能源政策對於總體經濟影響的分析研究時,建議多舉辦氣候金融論壇及會議,創造成功案例,並持續參考國際情況;同時建立多邊溝通平臺,參考國際政策與指標,制定符合臺灣狀況的TCFD推動方針,並且引進、開發、普及化各種ESG工具。

氣候變遷充滿不確定性,其影響與過去所知風險相比,更為長遠且複雜,一旦發生將產生龐大衝擊,因此TCFD要求企業應評估氣候風險可能之衝擊,並反映在企業財務報表上。公司需瞭解企業在氣候變遷下,受影響的規模與時間,並涉及技術、法規、投資人之關注等,可透過跨部門的合作溝通與評估,包含財務、企劃、營業、管理、環境安全與衛生、投資關係等部門協力執行,最終將TCFD導入至公司,同時以揭露於公司法定財務申報文件為目標,協助企業經理人和投資者做出最佳決策。

確認企業風險 提早發現警訊

投資人之所以重視ESG,或可以視為是對於企業的總體檢,從企業體質中去看它是否有哪些環節落後於同業,以系統性方法協助企業找出真正需要專注的方向。一般管理體系受制資本市場的規定,有一定的財務獲利要求,從財報上體現問題;但ESG可在財務的體系建立之前,就先找到問題的成因,以辨認企業本身核心競爭力。

以E來說,探究的是汙染排放或者溫室氣體等,如此在造成財務影響之前,即能究源管理這些資訊,並考慮未來對財務報告會產生哪些影響;而員工的離職率、中階主管的留任率等資訊,都在ESG報告中受到高度的重視,也必定會影響到長期財務報告的績效表現。又像是勞工問題,除了可能造成企業本身訂單大量流失,亦有連帶波及整個關鍵零組件供應鏈的風險。

藉由ESG,不但可「體檢」改善體質,健全制度,還另外可以跳脫出專注於大量生產的模式,在符合整體供應鏈企業品牌客戶的形象後,就能引入更多策略性資金與財務支持,從風險規避晉升到創造價值。ESG更可以視之為創新性的R&D,持續優化體質維繫企業競爭力。

投資機構呼籲 獨立審視 ESG 績效
建立有效治理方式 有助建立信任和透明度

投資者對獨立評估ESG績效很感興趣,《2020安永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75%受訪投資者認為「確保企業組織針對氣候風險因應計畫的穩健性」是具備價值的。投資者也展現「建立對環保投資相關揭露事項的信心和信任」有強烈需求;82%受訪投資者表示,對環保投資的影響進行獨立保證將十分有用。

若委任會計師依據確信準則公報執行確信並出具意見書,不僅是因為會計師受到社會大眾所信賴,更是由於會計師之確信工作具有以下特性,可為企業非財務資訊及永續報告書加值。

  • 客觀的獨立性評估:會計師受到「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約束,在超然獨立的立場下,出具確信報告,使報告書更為可靠。
  • 嚴謹的品質管制:會計師受到審計準則公報第46號「會計師事務所之品質管制」的規範,無論案件或整體組織層面,均有嚴謹的制度控制確信品質。
  • 有系統的驗證方法:會計師之確信工作聚焦重大不實表達,強調資料正確性,並引用審計方法,使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確信具有與財務報表審計同等嚴謹性。
  • 清晰的意見表達:確信報告的意見類型可能因範圍是否受限制、是否存有重大不實表達,而分為無保留、保留、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此表達與財務報表之查核報告一致,使讀者更易了解。
  • 資訊流改善建議:透過會計師深厚的產業知識,為企業提出內部控制的建言,提高非財務資訊揭露的透明度。

ESG 績效報告時有缺乏與財務報告相同的嚴謹系統與管控,導致投資者和企業無法保證非財務報告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建立有效的治理方式以及對非財務流程的保證,將有助於建立信任度和透明度。

註:
<How will ESG performance shape your future?> 為第五次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之調查,此次調查對象為全球超過290家投資機構之高階主管,調查其對於企業之非財務資訊表現看法。

原文新聞/報告連結

結語

此次《2020安永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調查結果來看,在投資者眼中,因應急迫的環境和氣候變遷威脅比以往更重要。儘管許多企業仍處於新冠病毒疫情之危機處理狀態,但相信在此危機結束之後,具有永續發展能力並長期看重的企業,將更加為其帶來長期價值。

關於本文章

作者 曾 于哲 Roger Tseng

安永台灣 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 負責人 暨 審計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企業永續策略專家,並具有豐富的公司治理、氣候風險評估、環境績效、社區投資、永續報導與永續指數的服務經驗。擔任安永在外部永續相關協會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