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鐘 2021年4月9日
GettyImages-981887722

綠色復甦機會:聚焦東南亞、日本、南韓和臺灣

作者 Gilles Pascual

EY Asean Power & Utilities Leader

Knowledge of electricity value chain across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strategy. Plays tennis and runs triathlons.

10 分鐘 2021年4月9日

顯示相關資源

  • 綠色復甦機會:聚焦東南亞、日本、南韓和臺灣

綠色能源產業在COVID-19 疫情期間,為經濟永續且環境復甦提供一個雙贏的機會。

概要
  • 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承認在 COVID-19 疫情後,綠色能源產業有益於經濟復甦。
  • 安永針對東南亞、日本、南韓和臺灣等特定市場中綠色能源產業的投資進行研究。單從公開資料統計就有 800 多項專案,總投資額達 3,160 億美元。
  • 藉著公部門和私部門更緊密合作,各國家/地區可利用清潔能源專案所帶來的龐大潛力推動更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成果。

COVID-19 疫情已經嚴重影響到民眾生活和企業營運,亞洲各國政府正盡全力協助企業和個人來解決迫切的經濟需求。

由於政府提供經濟紓困與緊急應變服務,而稅收又因為經濟活動降低而減少,因此各地需籌措國家公帑。

導向低碳經濟不僅可以創造就業機會,還有助於各國家/地區達到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國家自定減排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mmitments, NDC),許多國家/地區都已經付諸行動。

歐盟已經啟動「下一代歐盟」復甦基金以提供成員國 5,900 億美元紓困金和 2,950 億美元貸款,其中 25% 將會應用在對抗氣候變遷上。部分亞洲經濟體也已經宣布一些綠色刺激措施:

  • 南韓已經公布規模 1,410 億美元的新政策「韓國版新政(Korea New Deal)」,其中約 650 億美元將用來投資綠色科技。這項韓國新政聚焦在三大領域上:基礎設施的綠色轉型、低碳和分散式能源供應以及綠色產業的創新。
  • 馬來西亞的大規模太陽能行動計畫(LSS4)1GW 招標已經進展到第四期,同時也在COVID-19 刺激計畫中部分提撥 130 億馬幣(約 29 億美元)用以安裝 LED 路燈、屋頂太陽能板和輸電線路。
  • 印尼政府正在籌備 Surya Nusantara(太陽能群島)計畫,預計未來五年內為國內數百萬貧困家庭安裝屋頂太陽能板,每年總裝置容量為 1GW。

安永針對東南亞、日本、南韓和臺灣等特定市場中綠色能源產業的投資進行研究。

單從公開資料統計就有 800 多項專案,總投資額達 3,160 億美元,其中約 3,060 億美元投資在再生能源產業,而離岸風電和太陽光電(PV)就占了其中的 85%。

這些專案可創造多達 870,000 個工作機會。低碳專案相較於多數傳統和化石基礎產業來說,前者的工作強度和中小企業參與潛力均較高,顯然有助於亞洲區域達成永續且綠色經濟復甦目標。

此外,每年估計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約 229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經濟體得以藉由這樣的減排幅度來達到巴黎協定下所規定的 NDC。

這些特定專案亦可帶來本報告未提及的部分價值,例如改善空氣品質和提高能源獨立性等其他潛在益處。

這是各國政府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僅能重新振興經濟並帶來新一波就業機會,同時能加速轉型成更具韌性且清潔能源的未來。
Fatih Birol 博士
IEA 執行長

臺灣

14個籌畫中且已確定專案估計投資額為 420億美元。再生能源產業為最突出的產業,共計有13 個專案規模共 8GW。離岸風電專案占比最大,14 個已確定專案中就有 12 個為離岸風電專案,其他兩個專案分別來自太陽光電、輸配電產業。

在本研究分析的這幾個國家/地區中,臺灣所需的投資額相當大(排名第三),但專案數量最少,這歸因於離岸風電比其他技術需要更高的投資額。

420 億美元投資潛力能否付諸實施,得看能否先解決一些固有難題。

關於臺灣的研究未涵蓋能源效率和電動車部分。此外,本研究的專案是以公開資料可取得為主,並根據最低資本投資額限制條件進行,所以本研究僅發現正在發展中綠色專案其中一部分。

再生能源

修法風險和適用離岸風電躉購費率(FiT)的不確定性影響專案的發展。在臺灣,離岸風電的潛力龐大,占籌劃中專案的 97% ,專案要能實際執行就需確定法規框架,且讓開發商預見躉購費率(FiT)機制,以更加妥善地進行專案經濟規劃。

離岸風場工址調查、報告和部分實施成本,都尚未列入今年躉購費率(FiT)訂價的成本公式中,進而影響專案的經濟效益。對臺灣而言,土地取得、公眾接受程度和環境問題都可能會阻礙未來的專案發展。

太陽能僅占籌劃中專案規模的 3% ,在 2016年至 2018 年之間,政府宣布有 38 個區域享有相關許可和核准的快速審核服務。專家指出這些地區大部分的可用土地到 2019 年就已經無法使用 - 可能是因私人地主不願意將其土地出租給再生能源使用,或者因電網連接不足。

Local Perspective Icon在地觀點

有助於臺灣綠色復甦的建議事項

釐清COVID-19 疫情後政策方向,利於開發商規劃投資。舉例來說,就 2020 年躉購費率(FiT)展延問題,因配合新實施的出流管制計畫和海岸管理法,提供符合躉購費率(FiT)資格者再展延6個月,協助受影響專案進一步解決供應鏈上的難題。同樣的,政府為達成再生能源目標而許可漁電共生專案,讓這些發電廠可與既有水產養殖設施並置,這類專案可提高土地生產力。不過鑒於這類專案的建置成本較高,有必要給予適當訂價的躉購費率(FiT)。目前費率並未針對漁電共生專案提供單獨的躉購費率(FiT)。

新專案開發時,優先要解決土地徵用的相關難題。中央主管機關持續協助地方政府規劃數個縣市的再生能源園區,流程簡化可加速開發。

藉著有助於活化專案投資的實質措施,結合當地利害關係人,積極支持創新的再生能源方案開發。政府已經宣布部分目標,但仍需要可以展開實際行動的管道。COA 承諾到 2025 年會開發 8GW 的地面型太陽能發電廠,藉此達到政府 14GW 的總目標。為了這項目標,COA宣布水域型太陽能發電場的推動計畫,並列出約 7,000 公頃潛在場所。

臺灣聯繫人

曾 于哲 Roger Tseng
安永台灣 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 負責人 暨 審計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顯示相關資源

  • 下載《綠色復甦機會:聚焦東南亞、日本、南韓和臺灣》報告

結語

綠色能源開發為環境和經濟所帶來的益處已不再受到忽視,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承認在 COVID-19 疫情後,綠色能源產業有益於經濟復甦。投資者意願大及私募資金隨時都可投入清潔能源產業,不過,唯有主管機關解決特定難題、提高該產業對私人投資的吸引力後,才能加速擴大清潔能源轉型。

關於本文章

作者 Gilles Pascual

EY Asean Power & Utilities Leader

Knowledge of electricity value chain across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strategy. Plays tennis and runs triathl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