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分鐘 2022年3月2日
適合臺灣家族企業的家族治理架構及藍圖

適合臺灣家族企業的家族治理架構及藍圖

作者 林 志翔 Michael Lin

安永台灣 稅務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專業的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顧問,以豐富的稅務及傳承諮詢經驗,為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規劃基業長青之道。

6 分鐘 2022年3月2日

顯示相關資源

  • 安永家族辦公室前瞻觀點 - 適合臺灣家族企業的家族治理架構及藍圖

在過去,鮮少臺灣的家族企業主意識到傳承接班的重要性與急迫性,直到近10年,家族企業的傳承議題才逐漸被正視。

臺灣約有152萬家企業,中小企業約占97.65%,其中絕大多數為家族企業,又依據安永《邁向永續經營 - 家族治理對家族企業傳承之影響》調研報告數據顯示,臺灣上市櫃公司當中,約有54%為家族企業,可見撐起臺灣經濟的中堅力量,不乏許多臺灣的家族企業。

然而,走過30至40年的成長期、步入成熟期的家族企業,開始面臨到接班交棒的重要關卡。在過去的時空背景之下,鮮少臺灣的家族企業主意識到傳承接班的重要性與急迫性,直到近10年,家族企業的傳承議題才逐漸被正視。

安永家族辦公室自2014年成立以來,服務過許多臺灣家族企業,深知其傳承接班的其中一項核心關鍵,便是建立良好的家族治理架構。本篇前瞻觀點將介紹適合臺灣家族企業的家族治理架構及藍圖,以作為臺灣家族企業創辦人與掌門人進行傳承治理規劃時的參考,建立符合自身家族的最適治理架構。

適合臺灣家族企業的家族治理架構

「家族憲章」和「家族治理平臺」可以說是家族治理架構的兩大核心,其概念進一步說明如下:

臺灣家族企業適合採用的家族治理架構可參考下圖。

整體而言,家族治理與公司治理必須協調並行,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當家族治理基本面建構好,便能促進公司治理方面發揮更大的效益。

然而,若家族治理不佳,在此架構下亦可達到類似防火牆的效果,避免家族治理層面所衍生的問題波及到下層公司的經營。

適合臺灣家族企業的家族治理藍圖

  1. 家族治理觀念建立
    建置家族治理的起點,便是建立家族治理的觀念與知識,將其逐步導入傳承規劃的藍圖中。目前「家族治理」對於多數臺灣家族企業算是較新穎的名詞,家族治理的意義及內涵通常需藉由專業人士的說明,再由家族成員進一步針對家族的現況去檢視其需要強化的部分。

  2. 家族治理諮詢及規劃
    家族治理的細節規劃時程漫長,且面向繁多,從家族憲章之訂定、內部家族辦公室之職能分工,到家族治理架構的建立、家族資產傳承計畫的制定與落實,涉及財務、稅務、法律等各項專業,可能並非家族成員可獨立完成,而需透過外部專業人士的協助,與家族成員來回溝通討論,像完成拼圖一般。

  3. 家族治理架構執行
    家族治理架構的建置及後續執行會視家族最終選定的架構複雜度而定,其執行內容可能包含家族憲章內容的法律化、一至數個法律實體(例如閉鎖性公司或境內外信託)的設立、專業人員的安排及家族資產所有權移轉等,其執行相對應所需的時間較可預期,家族得在規劃的時間內逐步建立家族治理架構。

  4. 家族治理追蹤及調整
    完成家族架構的建置並非家族治理的終點。建議家族應維持每年至少一次的頻率,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定期回頭檢視家族治理的各項環節,評估傳承接班計畫是否仍符合時宜或家族需求,並進行滾動式的調整,以因應法令更新等整體大環境的變動。

安永家族辦公室結語

家族治理的啟動,家族企業的創辦人或掌門人通常是最具主導性的關鍵角色,但許多企業主可能尚未意識到家族治理的重要性,抑或是認為家族治理雖然重要但不緊急,而始終延宕,埋下隱憂,直到家族內部發生問題時,問題往往都已來不及解決,相當可惜。

家族治理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有預防的效果,一切家族事務均依循著家族成員所共同制定的「遊戲規則」在處理和運作,減少家族成員之間的利益衝突;另一方面,奠定家族治理良好的基礎,亦可為家族企業的公司治理帶來一股穩定的力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顯示相關資源

結語

建議家族可尋求外部第三方專業人士(例如安永家族辦公室)的協助,針對家族現況加以評估,提供家族客觀的建議及執行方向,及早建立適合家族的治理架構,打造家族、企業、財富穩固而永續的傳承地基。

關於本文章

作者 林 志翔 Michael Lin

安永台灣 稅務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專業的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顧問,以豐富的稅務及傳承諮詢經驗,為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規劃基業長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