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分鐘 2022年3月11日
離岸信託架構在跨境臺商家族治理機制之規劃藍圖

離岸信託架構在跨境臺商家族治理機制之規劃藍圖

作者 林 志翔 Michael Lin

安永台灣 稅務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專業的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顧問,以豐富的稅務及傳承諮詢經驗,為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規劃基業長青之道。

15 分鐘 2022年3月11日

顯示相關資源

  • 安永家族辦公室前瞻觀點 - 離岸信託架構在跨境臺商家族治理機制之規劃藍圖

身為一位成功的創業家與企業家,要如何確保您努力開創的家族企業在傳承交棒給下一代後,仍能維持企業更成長茁壯呢?

三個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 隨著家族企業的壯大及家族成員的開枝散葉,企業和家族治理應如何改變?
  • 何時應將企業治理與家族治理分開?
  • 如何創建最佳化之家族治理機制?

家族與企業治理機構之演變

家族治理機構應於何時過渡?

上述幾點是組建董事會的最常見原因,但在每個家族治理機構之間轉換,通常還有更具體的原因。

  • 第一階段「企業創辦人」至第二階段「家族企業董事會(僅家族成員)

    一些創辦人立即體認到董事會的價值,而另一些創辦人則在接受了一些情境刺激後,才開始尋求改變。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第二代成年時,他們已經成為企業的擁有者(透過資產規劃成為主要股東),創辦人希望他們為領導企業做好準備。很多時候,這種轉變在創辦人去世前並且下一代分享企業所有權之前不會發生。

  • 第二階段「家族企業董事會(僅家族成員)」至第三階段「家族企業董事會 (含外部諮詢顧問)

    家族企業董事會之家族成員或家族管理階層之間經常存在分歧,他們希望局外人來調解爭議或幫助改變不健康的決策行為。在其他情況下,業務版圖擴增或行業變化正在引領他們進入新領域,或者是業務停滯不前,他們需要經驗豐富的顧問來幫助他們完成企業轉型升級。

  • 第三階段「家族企業董事會(含外部諮詢顧問)」至第四階段「家族理事會與家族企業董事會
    • 家族企業董事會:家族成員的人數增加了,尤其是那些不參與企業經營的家族成員,而家族企業董事會會議上的家族內部討論將會分散對企業經營議題的關注度。此外,當家族企業董事會還在提供解決家族治理議題時,將很難吸引優秀的外部董事人選。因此,有必要設立專注於經營決策之家族企業董事會。
    • 家族理事會:隨著向家族企業董事會的過渡,該家族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的機構來管理家族內部議題。許多家族最初通常要求經營企業的家族成員來領導家族理事會,但該家族成員通常沒有時間或興趣來領導它。一般來說,家族理事會的目的是鼓勵更多的家族成員來參與家族治理,並提供不同的視角,代表更多的利益觀點,同時讓家族企業董事會更專注於企業經營決策,並帶來更大的企業成長潛力與動能。

最佳化之家族治理機制-家族治理主體與資產所有權之整合規劃架構

承如上述家族與企業治理機構之演變,目前國際間規劃實務界多數公認最佳化之家族治理機制是需與家族核心資產之所有權規劃緊密結合,方能充份落實與執行家族治理機制。

在家族企業永續傳承規劃實務上,私人信託公司架構(Private Trust Company, “PTC”)是公認最適合結合家族治理機制家族資產所有權規劃的最佳化架構,此外還有下列三點因素來支持此 PTC 架構之彈性與擴充性:

  • 可專注於家族傳承,在家族同意的治理體系內做出決策並促進家族凝聚力
  • 採用該治理機制來強化家族成員的參與度並促進家族成員的跨代永續發展
  • 根據家族的風險/回報目標,將家族核心資產的長期風險管理過程制度化

百慕達(Bermuda)是全球第一個在 1989 年立法允許設立非慈善目的信託的司法管轄區,但前提是這些目的是合法、可確定且不違反公共政策的。現在全球有數十個司法管轄區,包括美國境外和美國(即美國各州)允許使用非慈善目的信託。以下就以百慕達私人信託公司目的信託整合架構為例, 說明跨境臺商企業家如何同時落實家族治理機制與家族企業傳承及接班人計畫。

跨境臺商家族企業永續傳承信託規劃案例背景

家族成員
  • 70歲的陳董事長是臺灣企業家,也是典型的跨境臺商,與夫人育有兩名兒子皆已成年。
  • 長子及次子已接班,各自掌管家族的兩大家族企業,並有各自的家庭及子女(第三代)。
家族境外企業
  • 中國大陸的營建公司:陳董事長已交給長子接班,家族大部分的股權及實際經營管理已由長子掌握。
  • 東南亞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陳董事長已交給次子接班,家族大部分的股權及實際經營管理已由次子掌握。
  • 上述之家族營運企業皆於早期以境外控股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資產。
家族規劃需求分析
  • 家族企業股權為『家族核心資產』之永續傳承規劃:
    陳董事長身為家族企業創辦人,最大的目標是希望自己兩大家族企業能基業長青永續經營。陳董事長與其兩名兒子一直秉持『家族企業永續發展經營是企業社會責任之體現,而非家族成員個人利益為原則』的共識,但因擔心第三代的接班問題或未來後代可能無法體諒接受陳董事長的理念,父子共同決定將家族境外企業股權,要求在世代不處分股權之前提下,進行家族核心資產之永續傳承規劃,並以家族核心資產每年產生的股利收益,透過離岸信託架構進行統籌管理與分配,照顧陳家後代子孫。

  • 家族企業經營權之永續傳承規劃(即家族治理機制與家族企業接班人規劃):
    長子及次子將分別掌管各自的中國大陸營建公司及東南亞房地產開發公司之股權集中於離岸信託架構,並以各自的家族成員為受益人,再透過設置一個共同的家族治理主體結合於離岸信託架構中,有效的規劃家族治理機制及培養未來的家族企業接班人,達成企業長青、家族和諧、財富永續等目標。

  • 家族資產保護規劃與風險隔離機制:
    從家族資產保護規劃的角度出發,將境外家族企業之股權『離岸信託架構化』,可避免未來的債權人強制執行家族持股而導致股權分散或落入外人控制之局面。

跨境臺商之家族企業永續傳承信託規劃設計藍圖

  • 長子及次子各別為委託人,設立百慕達混合目的及家族信託 A / B,透過各自的信託契約及意願書,達成家族股權集中管理(永續控股/永不處分家族企業股權)、家族資產保護家族資產傳承(家族企業股利收益的分配機制照顧各自後代子孫)、企業接班人規劃家族治理機制(家族精神與價值觀傳承及所有權人的凝聚)等多元目標。
  • 陳董事長為委託人,設立百慕達目的信託,由百慕達持牌信託公司做受託人,永續持有私人信託公司以控制 PTC 的股權,並透過 PTC 管理長子及次子各別設立的百慕達混合目的及家族信託 A 及 B。此外,於 PTC 架構下,透過 PTC 董事會、內部家族辦公室及/或諮詢委員會指派及機制設計,制定家族決策機制並結合與落實家族治理的精神及原則
PTC 董事會
  • 第一順位的 PTC 董事會是由家族企業創辦人/接班人主導。
  • 若家族後代不願接班,PTC 董事會可由專業經理人主導,永續經營家族企業。家族成員可擔任目的信託之執行人/保護委員會成員來監督 PTC 董事會的決策。
  • 不論 PTC 董事會是由家族企業創辦人/接班人主導還是專業經理人主導,皆可於 PTC 董事會轄下設立內部家族辦公室諮詢委員會,落實與執行家族治理機制,並引進專業經理人與外部專業人士提供諮詢建議。
內部家族辦公室及諮詢委員會
  • PTC 董事會可在 PTC 架構下,設計及客製化制定家族決策機制並結合與落實家族治理的精神及原則-PTC 董事會可透過董事決議,成立並授權給諮詢委員會,包含但不限於:投資併購委員會、公益慈善委員會、經營決策委員會、財富管理委員會、家族發展委員會、家族治理委員會等。透過此架構,各委員會為諮詢角色,並提供諮詢建議給董事會,當董事會決議執行時,可自行執行或授權給內部家族辦公室執行。
  • PTC 董事會、內部家族辦公室及/或諮詢委員會之成員可為家族成員及/或幕僚,也可引進專業經理人與外部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專業投資經理等)提供家族完善的諮詢及建議。除了專業的技能外,PTC 身為家族信託的受託人以及 PTC 董事皆有應盡之法定責任義務,可透過由持牌信託公司擔任 PTC 其中的董事或由專業經理人/外部專業人士擔任 PTC 的董事、內部家族辦公室及/或諮詢委員會之成員,確保履行受託人或董事之法定責任。
  • 家族與專業人士攜手落實家族治理,透過常年諮詢,家族成員、內部家族辦公室以及外部專業人士這三方,各司其職、彼此合作地為同一目標前進,使家族得以成功的永續發展。
家族企業創辦人在離岸信託架構中的角色與權力
  • 陳董事長除了可擔任目的信託的信託執行人/信託保護人之外,也可擔任PTC 董事會的董事及/或內部家族辦公室諮詢委員會之成員等角色並保留特定權力,確保達成並落實家族治理機制。

安永家族辦公室觀點

上述跨境臺商企業家之百慕達信託規劃案例中,家族理事會家族企業董事會之整合方案落實在離岸信託架構中就是百慕達目的信託之執行人/信託保護委員會與百慕達 PTC 董事會之整合架構。此外,百慕達 PTC 除了扮演家族治理主體外,也是以信託受託人身分來持有家族核心資產之法定所有權(Legal Ownership)。

顯示相關資源

  • 下載《離岸信託架構在跨境臺商家族治理機制之規劃藍圖》

結語

因此,透過百慕達信託契約關係,百慕達 PTC 對於家族核心資產擁有實際的法律控制權。故在此嚴謹的信託法律架構下,跨境臺商企業家能更有效率地落實家族治理機制於家族企業永續控股,資產傳承規劃及企業接班人計畫。

關於本文章

作者 林 志翔 Michael Lin

安永台灣 稅務服務部 執業會計師

專業的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顧問,以豐富的稅務及傳承諮詢經驗,為高資產人士與家族企業規劃基業長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