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族企業掌門人暸解家族內部溝通的重要性,在家族規模較小時,以感情為基礎的非正式治理的模式較為容易進行。然而,隨著家族成員及傳承世代增加,非正式治理的溝通可能僅體現在水平層面(例如:同一輩分)或少部分家族成員(例如:主導家族或少數核心家族成員)的溝通,或是同時存在數個非正式治理溝通體系。
家族溝通因不同步調導致家族間的感情可能變得疏離,且家族治理的股權結構及事務也變得複雜易產生衝突,此時需轉型為以法治為基礎的正式治理機制,方能獲得有效的溝通。家族治理法治化後,能夠整合家族,使其能夠成為一個家族團體,以共同體的形象與名義對外行動。
從非正式治理邁向正式治理,於建立理想家族治理架構時可思考三個面向:
一、家族治理:
從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追求,形成家族成員的行為準則及決策機制,轉成正式的治理架構。
二、公司治理:
思考指導及管理企業的機制,包含董事會、股東大會及各式委員會,以兼顧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三、財富治理:
思考管理家族財富的工具,諸如家族辦公室、私人信託公司或掌控資產的受託人等等,並建立並進行有效管理與分配機制,讓家族財富可以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