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辦公和全數位化客戶接觸點的快速轉變,考驗了各公司快速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也反映出要提升和整合數位化通路及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仍有一段距離。
隨著消費者需求和偏好不斷改變,以下六大趨勢將指向最重要的市場情境並發展出新的業務模式,同時帶動文化變革和科技革新。
1. 財務健康
財務健康是指具有控制日常財務需要、化解財務困境的能力以及實現財務目標的信心。近期新冠病毒的大流行重新引起人們對保障型產品的關注,為幫助消費者維護高水準財務安全和身心健康並實現理想生活,未來壽險公司的產品將更具靈活性、前瞻性和目標性,更加強調積極主動的準備,而不是被動的保護。
台灣壽險公司近年紛紛推出外溢型保單,藉由結合配戴式裝置的健康數據紀錄,讓保戶主動提高自身健康狀態,進而享有保費的優惠或是增加保額,顛覆過往保險著重在事後理賠的概念,更多是讓保戶貫徹事前預防的良好行為。
2. 長期價值
未來智慧財產權、人才、品牌聲譽、社會和治理(ESG)的影響,在投資人和分析師價值評估的權重將會越來越大,而不是像以往評估過程中只注重短期財務指標。如何與年輕世代建立信任、解決社會性問題,並避免環境破壞或社會不公平所產生的成本,將是未來轉型的一大課題。對壽險公司而言,關鍵是思考如何為員工、客戶、社會以及股東帶來長期價值。現在ESG儼然成為資本市場的顯學,金管會在2020年間更宣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正式啟動,呼應國際趨勢。
3. 與政府和監理機構合作
在全球經濟不明朗以及監理審查(尤其消費者權益和資料隱私的監管)趨嚴的影響,壽險公司將會在多個領域與政府機構進行合作,加強金融知識宣導、促進產品創新、影響公共財政等。而在產品創新的同時也將推出更穩健的消費者保護和資料隱私標準,以促進金融的穩定性。金管會在2020年8月間陸續推出「金融資安行動方案」及「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用來強化金融業資安防護能力,發展健全金融科技。
4. 生態圈和全通路整合
壽險公司的生態圈將繼續發展和成熟,透過有說服力的價值主張和跨通路的客戶體驗吸引消費者。壽險公司將建立自己的合作網路來提供輔助性服務。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微服務和資料結構領域的技術進步,實現快速整合和流暢的資料共享,成為生態圈發展的關鍵,向混合諮詢模式轉型,在機器人諮詢和人工諮詢之間取得平衡。台灣金融業多由大型金控主導,生態圈更是從個別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的單打獨鬥,整合至跨子公司的集團團體戰,同時向外與異業結盟,考慮消費者真實需求,打造新服務場景。
5. 資本優化和融合
低利率、總體經濟和競爭因素的挑戰,讓壽險公司必須尋求更高水準的資本效率。隨著壽險公司資金來源的增加且消費者更加追求福祉,人壽與健康保險、退休計畫以及財富和資產管理之間的業務將在未來加速融合,資本效率將成為未來業務模式設計的宗旨。
6. 商品化和客製化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透過豐富的客戶體驗和信任關係來感受價值,若只依靠制式化的保險產品,在未來日漸激烈的競爭中不足以殺出重圍。因此,保險產品將會轉型為更加靈活化以及客製化。壽險公司透過大數據及AI智能技術,分析客戶所處人生階段或是瞭解客戶族群特徵,剖析客戶真實需求,提供客製化服務,以贏得客戶的信任及忠誠,將會是台灣壽險公司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