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爭端與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引發去全球化效應,促使全球經濟格局與產業生態系統走向區域化與在地化。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和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於今(10)日舉辦「2021國際投資論壇」,本次以「困境突圍:危機下的台灣企業新轉機及明日賽局:台灣企業競合、轉型新模式」為主軸,分享在貿易戰和疫情困境下,台灣企業領導人如何獲得國外投資人青睞,進而成功獲取資金挹注或 IPO及透過創新商業模式化解衝擊;針對近期台灣企業運用策略結盟、跨領域轉型等多元布局模式因應產業變遷與外來競爭壓力, 進行精彩對談。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及中美貿易戰衝擊全球投資併購布局,企業必須加速跨域合作布局與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打造軟硬整合、虛實連結的新經濟商機,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樣態,也驅動了投資併購趨勢。
全球併購交易3.5兆美元 回復疫情前水準 北美為交易熱區
ESG帶動可再生能源併購 TMT領域成併購重點
今年全球經濟已自疫情影響中逐漸復甦,全球併購交易金額回復到疫情爆發前水準。安永發布2021國際投資論壇白皮書,總計2020 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3.5 兆美元,跨國交易金額 8,903 億美元,占全球併購金額 25.5%。截至今年 8 月,各季併購交易案量雖比 2020 年同期低,但因大型規模案件數量較多, 今年各季併購交易金額(鉅額及非鉅額)皆比 2020 年同期高。
就區域環境來看,2020 年亞太地區不畏疫情逆勢成長,北美仍是全球交易熱區且復甦迅速。自 2020 年 Q3 至今,併購交易金額逐季成長,交易總額增加主要受益 2020 下半年多件 50 億美元以上的超級併購案貢獻;截至今年 8 月,北美交易金額合計1.82兆美元,已超越 2020全年金額。亞太地區交易量自 2020 年 Q3 起擺脫疫情低迷,交易金額大增之主要併購案件來自中國及日本。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公司總經理何淑芬分享,2021年全球投資併購交易的重點三大項目為1.因疫情催生 SPAC上市熱潮:2020 年美國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募資金額與掛牌數皆超過傳統 IPO。觀察美國歷年 SPAC 上市數量及募資總額,近 2 年 SPAC 上市熱度與以往有著很大的差距, 2021 年截至 8 月,上市案件及募資總額已打破 2020 年的紀錄。2. ESG 當道,新能源投資蔚為風潮:近年企業的永續發展議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 REFINITIV 統計,2021 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相關併購案及交易總額皆達到歷年高峰,顯示 ESG 已成為全球顯學。3.TMT產業為近年併購交易重點領域:疫情加速推動數位轉型需求,自 2019 年至 2021 年 8 月,TMT(科技、媒體及通訊產業)領域的全球併購交易金額及占比均逐年增加, 2019、2020、 2021 之全球併購交易總金額占比分別為28%、32% 、39%,自 2020 年起截至 2021 年 8 月之全球前十大併購案件中,TMT 產業占了8件。
台灣整體併購受疫情影響略降溫
國內整併熱度回升 聚焦金融業併購
何淑芬指出,2020 年初台灣深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多數投資人態度保守,部分交易案件延宕,整體併購交易市場降溫。雖有大型併購推升交易總額,總件數卻降至近年最低點;2021 年雖然全球市場已逐漸復甦,台灣併購市場則未如此樂觀,今年截至 8月併購交易件數及總金額分別較 2020 年同期下滑 36% 及 42%。
觀察2020年台灣併購交易案件類型、規模及重點投資產業重點,1.海外鉅額併購交易達 52 億美元:因大型併購推升總交易金額,其中國內矽晶圓大廠環球晶的海外併購案約占海外併購總金額 88%,備受市場矚目。雖然2020年海外併購活動放緩,含未揭露交易金額之案件僅17 件,較 2019 年減少約 66%,但交易金額94.26億美元卻較 2019 年上升 12.8 億美元,增幅約 28%。2.外資來台投資併購減少78%:疫情衝擊外資企業暫緩來台併購。2020 年外資來台投資總金額僅 2.3 億美元,較 2019 年 10.5 億美元大幅減少,疫情導致跨國交易所需面對不確定性與風險升高,多數投資人轉瞄準境內投資標的,使外資來台投資金額與案件數量大幅減少。3.國內整併熱度回升,聚焦金融業整併:反觀台灣境內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小,2020 年投資併購總交易金額約 32.5億美元,著重金融與科技產業,較 2019 年國內整併交易金額上升80%。
何淑芬表示,從台灣近期併購案看出兩大重點,首先為富邦金收購日盛金股權一案為國內首宗金金併,牽動金融版圖重組;此外,台灣電子廠面臨品牌廠砍價、全球供應鏈重組,在長期面對客戶砍價壓力、中美貿易戰中又被國際客戶要求降低中國產能占比的態勢下,部分電子代工台廠相繼出售旗下中國子公司,或淡化中國市場製造中心之角色,轉戰其他市場;另一派台廠則選擇與中國廠商強強聯手,共創新局。
疫情後生活新常態 「零接觸經濟」當道
半導體需求帶動整併浪潮 電動車布局
由於疫情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常態及趨勢,「零接觸經濟」當道也轉變了併購布局態樣。新生活樣態加速零售產業轉型升級,邁入零售 4.0,傳統實體零售業者力求突破,布局虛實全通路銷售。此外,疫情造成遠端需求爆發並帶動產能擴充,半導體產業出現整併浪潮及策略聯姻,進行併購可即時且顯著提升產能,加強垂直整合或同業水平結合以提升市場地位。疫情也喚起國際對自然環境的重視,減碳思維成為新生活樣貌;全球車廠組建電動車聯盟,齊力布局電動車市場,MIH(Mobility in Harmony)移動產業合作的開放平臺,皆以開放的生態體系加速創新。
何淑芬指出,從以上出現的轉變趨勢可以看出傳統的商業分工模式已在轉化中,許多過往熟悉的商業模式逐漸被打破,企業需思考如何跳脫傳統框架,透過投資併購、策略聯盟等手段,轉型規劃新的成長動能。在面對日益多樣化的生活樣態時,未來或將有更多反應靈活且具有前瞻視野的新創獨角獸,得以在市場上成功突圍。
論壇中舉辦兩場圓桌論壇,邀請到酷遊天國際旅行社(股)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明明、永鑫能源(股)執行長湯孟翰、走著瞧(股)公司創辦人鄭勝丰,共同對談危機下的台灣企業新轉機;樺漢科技(股)公司董事長朱復銓、嘉威生活(股)公司董事長陳碩璨、葡萄王生技(股)公司曾盛麟分享台灣企業的競合、轉型新模式。
-完-
關於安永
安永是全球領先的審計、稅務、策略與交易和諮詢服務機構之一。我們的深刻洞察力和優質服務有助全球各地資本市場和經濟體建立信任和信心。我們致力培養傑出領導人才,透 過團隊合作落實我們對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堅定承諾。因此,我們在為員工、客戶及社群建設更美好的商業世界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EY安永是指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的全球組織,也可指其中一個或多個成員機構,各成員機構都是獨立的法人個體。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是英國一家擔保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有關EY安永如何蒐集及使用個人資料,以及相關個人資料保護之權益敘述,請參考網站ey.com/privacy。如要進一步了解,請參考EY安永全球的網站ey.com。
安永台灣是指按中華民國法律登記成立的機構,包括: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安永企業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安永圓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及財團法人台北市安永文教基金會。如要進一步了解,請參考安永台灣網站www.ey.com/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