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全球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 (第57期)

作者
Ben Warren

EY Global Power & Utilities Corporate Finance Leader

Adviser on procurement, regulatory policy an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ross the entire energy, waste and water value chains.

Arnaud de Giovanni

EY Global Renewables Leader

Future-focused thinker with over two decades of experience guiding power and utilities businesses through transformation.

18 分鐘 2021年5月18日

顯示相關資源

  • ey-recai-57th-edition-2021.pdf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於2021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的壓力持續上升。

本文是安永全球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EN)(第57期)的一部分。

概要
  • 公眾期望政府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較工業化前水準1.5°C 的目標努力推上軌道。
  • 政府對基礎設施投入做出更加明確的承諾以及未來可能支持的相關投資進程細節,將為機構投資者和保險機構帶來更多的機會。
  • 已開發國家必須兌現每年在清潔能源研發投入增加至100 億美元的承諾,也必須展示誠意實現為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 億美元的氣候變遷資助。

眾普遍認為這是繼6 年前《巴黎協定》簽訂以來最重要的時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政府,期望它們在國家自主貢獻(NDC)上取得成績並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較工業化前水準1.5°C 的目標努力推上軌道。公眾壓力不僅體現在促使政府解決日趨嚴峻的氣候危機,要求機構投資者跟進並採取行動的呼聲也不斷高漲。新冠病毒疫情的嚴重衝擊更是提高了機構投資者因應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和永續發展風險的重要作用。

在本期再生能源吸引力指數(RECAI 57)報告中,我們聚焦全球各國政府必須兌現加大能源轉型投入承諾的重要性。中國與美國去年做出的淨零排放承諾是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重要進程,這兩個國家於今年4月宣布將共同努力(EN),並與其它國家和地區合作因應氣候變遷問題。中國與美國同意採取進一步行動降低排放並資助發展中國家向低碳能源轉型。但是,中美兩國如何資助這個轉型過程仍具有不確定性。

已開發國家必須證明,作為創新計畫的一部分,它們會兌現每年在清潔能源研發投入增加至100億美元的承諾,另外,它們也必須展示誠意實現為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 億美元(EN)的氣候變遷資助。

與此同時,低碳轉型也取得重要進展。今年4 月,美國總統拜登主持氣候峰會並提出美國在2030年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將達到2005 年水準的50%–52%(EN)。

政府對基礎設施投入做出更加明確的承諾以及未來可能支持的相關投資進程細節,將為機構投資者和保險機構帶來更多的機會。

本期RECAI 57 期報告也同時關注機構投資者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進程中資助能源轉型的具體作用。去年,全球再生能源裝機投資上漲2%達到3,035億美元(EN),這是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年度紀錄,考慮到2020 年經濟環境多重困難,這個成就特別令人矚目。

但是,融資缺口仍然存在。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當前政策情境,安永分析預測顯示未來再生能源融資將高達5.2兆美元;而在永續發展情境(EN)下,投資總額將高達12.9 兆美元,其中7.7 兆美元將投向再生能源。

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提升ESG 的重要性,機構投資者對於再生能源的興趣也持續提升中。但是,政府對基礎設施投入做出更加明確的承諾以及未來可能支持的相關投資進程細節,將為機構投資者和保險機構帶來更多的機會。

在本期 RECAI 中,我們還介紹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兩個綠色氫案例研究。綠色氫的情況體現了低碳轉型面臨的更大問題:新興技術——不僅是氫,還有電動汽車和電池存儲——為實現淨零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但需要大量資金才能使它們規模化並製造它們具有成本競爭力。

最後,我們深入研究了東亞的電力市場,該市場對可再生能源有著廣闊的前景。不僅中國的淨零承諾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過去一年日本和韓國也做出了承諾。因此,該地區可能會受益於可再生能源增長的加速、供應鏈的建設、技術成本的降低和國際投資興趣的吸引。

在東南亞,對能源的需求正在滾雪球。由於仍有 4500萬人(EN)需要通電,預計人口將增長 25%,可再生能源可以在滿足這一增長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應對氣候變化和管理氣候風險將是該地區的優先事項,因為其中一些市場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EN)。

COP26 為加速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一個平臺,但成功不僅取決於會議籌備和進行,更包括會後進一步的合作和努力。繼續閱讀以了解各種利益相關者如何站出來讓世界走上實現《巴黎協定》的道路,因為我們概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的一些關鍵故事地球。

  • 研究方法

    安永在2020年4月已經重新校準指數的計分,更新所有基礎數據。想更加了解安永的指數評估方法,請至ey.com/recai

    RECAI 57 減少 COVID-19 評分參數:
    由於COVID-19影響已經開始反映在其他資料中,與COVID-19相關評分參數的影響已經減少一半。COVID-19評分參數現在是從健康和經濟角度來反映疫情對現況的影響。

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2021年5月)

最新排名以粗體數字表示(括號內數字為前一期排名)
(Chapter breaker)
1

第1章

中國:風電裝置容量創紀錄

中國承諾與美國合作因應氣候變遷,再生能源發展迎來新契機。(本次RECAI排名第2位)

2020 年,中國風力發電新增裝置容量大幅成長達72.4GW(EN),較2019年成長了三倍,是此前最高紀錄的兩倍多。其中單就2020 年12 月就增加48GW(EN),這是因為開發商急於趕在陸域風電補貼取消之前完工—2020 年後,中國將不再批准陸域風電專案補貼。

然而,根據世界風能協會(GWEC)策略總監趙峰於大會中的說法,上述中國國家能源局報告的資料可能包括2019年底前已安裝但未併網的專案共約26.3GW(EN)。即便如此,2020 年46.1GW的淨裝置容量對中國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成長,幾乎相當於2018 年全球裝置容量的總和。

中國在2020 年還建置3GW 的離岸風電(EN),占去年全球新增裝置量的一半。此外,太陽能新增裝置量為49.3GW(EN),較2019年的29.7GW 成長顯著。

儘管風能和太陽能裝置的增長有所增加,但在政策層面上,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十四五”規劃中設定的 2021-2025 年排放目標進展緩慢,並為排放量增長打開了大門。未來10年。

該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 20%,高於 2020 年的 15.9%——已被評論員歸類為「適度加速」(EN)。這導致呼籲中國採取更多措施,以在 2030 年之前實現碳排放峰值的氣候目標。

上個月,中美兩國宣布(EN)將共同努力,並與其它國家和地區攜手因應氣候變遷。這兩個國家同意討論進一步的具體行動,以減少碳排放,並資助發展中國家向低碳能源轉型。

(Chapter breaker)
2

第2章

巴西:離岸風電產業監理大躍進

擬議法案將要求開發商按最高5%的發電收入及其它費用支付水域使用費。(本次RECAI排名第11位)

巴西正在推動部署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目前,在8,000公里長的大西洋沿岸沒有任何裝機。但今年2 月,國會提出一項新議案,如果該議案獲得通過,將開放該產業。

針對離岸風電開發中,巴西一直在討論關於海域應如何授予特許經營或租賃,新議案(EN)將要求開發商按最高5%的發電收入以及其他費用支付海域使用權。在先前較早的離岸風電法案中提出「先到先得」的制度,不收取額外分潤或租賃費用,該法案已得到參議院核准,目前正在眾議院進行辯論。當新法案提交眾議院時,預計這兩項法案將被合併。

與此同時,巴西環境與永續自然資源研究所(IBAMA)去年發布離岸風電專案的許可指南,此外,巴西能源研究公司(EPE)發布一份產業發展路線圖,呼籲關注基礎設施的瓶頸問題。

預期巴西離岸風電將可大幅成長,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其擁有50公尺深、30 公里寬的大陸棚和每秒7.0-7.5 公尺的風速。挪威Equinor 公司和西班牙Iberdrola 公司已經分別申請4GW 和9GW 的許可,而巴西國內的公司BI Energia 已經提交了建造離岸風場申請。道達爾(Total)和巴西石油公司Enauta 也表達興趣。

然而,要想讓這個新興產業發展,就必須降低成本。目前,巴西相關規劃部門必須遵守兼顧最低價格和供應安全的監理規定。鑒於巴西18GW陸域風電售電價格低於13 美元/MWh,而全球平均離岸風電價格約為50 美元/MWh,該價格目前還是過於昂貴而無法在政府招標中得標。

(Chapter breaker)
3

第3章

波蘭:通過離岸風電法案

投資者負責併網的建設和融資。(本次RECAI 排名第22位)

波蘭通過離岸風電法案(EN),規範波羅的海離岸風場的發展。政府的目標是在2021年6 月底前透過差價合約(CfD)制度取得5.9GW 的合約,較先前離岸風電法案草案(EN)核准的4.6GW 多。首批專案將於2025 年營運。

預計投資者將負責離岸風電場與國家電網併網的建設和融資,波蘭國家輸電系統營運商Polskie Sieci Elektroenergetyczne 在投資者可能出售的情況下擁有優先購買權。

以上為波蘭發展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計畫包括兩次招標,第一次將在2025年,第二次在2027 年,兩次招標的規模均為2.5GW。到2027 年,波蘭包括營運中和建置中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達到10.9GW,長期發展規劃高達28GW。波蘭被視為潛在進入非西歐市場的跳板,在這裡的成功經驗可以使開發者將目光轉向黑海。

(Chapter breaker)
4

第4章

土耳其:未來三年內有望建造離岸風場

世界銀行指出土耳其在其距海岸200 公里內海域擁有75GW的開發潛力。(本次RECAI 排名第25位)

世界銀行正在為土耳其制定一個長期的離岸風電發展路線圖(EN),目標是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推出招標。在2018年年中取消一項1.2GW 的離岸風電招標後,世界銀行目前正在運用歐盟資金支援風電專案可行性和環境影響研究,為第二次招標做準備。

目前正在對馬爾馬拉海(Marmara Sea)和黑海的選址進行評估。在土耳其黑海部分,風速估計在每秒7-7.5 公尺,多數處於深海區。目前,選址評估沒有包括愛琴海或地中海,儘管2018 年取消的招標中有三個的場址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在愛琴海選址的可能性可能受到幾個希臘島嶼靠近土耳其海岸的限制。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土耳其在其距海岸200公里範圍內具有開發75GW 的離岸風電潛力,其中包括63GW 的浮動式離岸風電和12GW 的固定式水下基礎風電。

土耳其在歐洲風電裝置容量排名前十(EN),是歐洲五大風機元件生產國之一,包括陸域和離岸風電設備元件。

(Chapter breaker)
5

第5章

希臘:到2025 年,再生能源招標總量可能達2.1GW

新的數位化許可將加快開發商參與全國招標流程。(本次RECAI排名第26位)

希臘於5 月24 日舉行風能和太陽能聯合招標(EN),這是該國第三次再生能源聯合招標,向投標人提供350MW的標的,每個太陽能專案不超過20MW,每個風電專案不超過50MW,

設定價格上限為53.86 歐元/MWh(64.04 美元/MWh),最後得標價格從32.97歐元/MWh 至51.2 歐元/MWh,平均價格為37.6 歐元/MWh。希臘首次聯合招標風能和太陽能專案是在2019年4 月,當時政府提供437MW 的裝置標的。而去年招標共成交503MW,其中包括國營公用事業公司Public Power Corporation 在Ptolemaida的一個200MW 太陽能專案,該專案以創紀錄(EN)49.11 歐元/MWh(約58 美元/MWh)的電價成交。

希臘計畫在2024 年底前共舉辦六次招標,目標是促成2.1GW再生能源專案得標,而此次5月舉辦的聯合招標即為此規劃的第一次。此投標制度可穩步降低電價,並為當地的公司創造一個競爭環境。

希臘還導入新的數位化許可程序(EN),能協助開發商加快參與國家再生能源招標的流程。

(Chapter breaker)
6

第6章

比利時:Flanders 地區的風能補貼減少

補貼減少,約有30 個專案受到新法規的影響。(本次RECAI排名第30位)

弗蘭德斯地區已經減少對未來風電專案的補貼,2.5MW及以上的風場將被劃入低補貼區間,而先前的界限是3MW。

該地區納入補貼機制的風場其內部收益率指標也將下降,因為新規定將僅按照風場的額定裝置支付補貼,直到2024年補貼全部取消。

這些變化可防止開發商利用先前規則漏洞,預估約有30個風電專案將受到新法規的影響。

(Chapter breaker)
7

第7章

匈牙利:陽光照耀匈牙利的太陽能產業

最近一次招標的得標者將獲得15 年期的固定躉購電價。(本次RECAI排名第38位)

2020 年10 月匈牙利舉行的第二次再生能源招標(EN)參與踴躍,有257個專案參與競標(其中256 個是太陽能專案,另一個是0.5MW 的地熱專案),只有36 個專案得標。

對於300kW 至1MW 之間的小型光電廠,最低投標價格為71美元/MWh,對於1MW 至49.9MW 的專案,最低投標價格為54.9 美元/MWh。

匈牙利能源和公共事業監管局(HEA)期望促成390GWh成交合約。在2020 年3 月舉行的第一次再生能源招標中共成交199GWh,第二輪招標將大型專案裝置門檻由20MW 提高到50MW,受到外國投資者的歡迎。HEA將為這36 個成功的專案提供15 年的躉購電價。

儘管匈牙利太陽光電市場成長強勁,但其再生能源市場仍受到支持小型地區供熱企業的稅收政策阻礙。匈牙利已將太陽能作為其再生能源政策的核心,設定2030年太陽光電裝置目標為6GW(EN),而現有裝置容量僅略高於1GW。

(Chapter breaker)
8

第8章

肯亞:著眼於突破太陽能發展

促進國內工業發展,兩個40MW 的發電廠將在2021年底建成。(本次RECAI 排名第40位)

肯亞預計今年將有80MW 太陽能發電(EN)併網,這對目前僅有200MW裝置規模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成長。兩座40MW 的太陽能發電廠已獲得核准,將由民營投資者建造並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開始營運。

肯亞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陽光,無論是大型併網專案還是屋頂型太陽光電裝置,都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地點。

與此同時,該國正計畫重新審視其太陽能法律框架,以提高工業部門對太陽能的利用率。為了促進家庭屋頂安裝的普及,肯亞正在起草進口太陽能設備的相關標準,以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合格產品的侵害。目前,該國90%以上的太陽能設備(EN)仰賴進口。

肯亞因缺乏當地生產技術和能力而受到發展阻礙,能源和石油監理機關目前正在考慮促進技術移轉的新監理框架。

(Chapter breaker)
9

第9章

法國:第四輪1GW Normandy 離岸風電招標啟動

英吉利海峽500 公里風場的三階段招標專案將為80萬戶家庭供電。(本次RECAI 排名第5位)

法國在一月份對Normandy 沿岸英吉利海峽離岸風場區域的建設、營運和維護進行招標(EN),規模將在900MW到1,050MW 之間,分布在500 公里的區域內。

招標分為三個階段:2022年公布得標開發商名單(EN),他們將負責專案融資和管理;展開環評並與相關利害關係人協商;然後將在距Normandy海岸至少30 公里處建造風場,儘量將對漁業、海上交通和海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小。

專案建造預計將為80 萬戶家庭(EN)供電,並將成為法國的第八個離岸風場。去年,政府宣布到2023年將共有2.4GW 離岸風電的招標計畫。

結語

最後,本期報告亦針對東亞電力市場特別是其再生能源的強勁發展進行深入分析。不單是中國,同時日本和韓國也在去年做出承諾,東亞地區的再生能源將可能從加速成長中受益,包括建立供應鏈、降低技術成本並吸引國際投資等。在東南亞,能源需求成長迅速,面對4,500 萬人口缺電以及預計25%的人口成長,再生能源將扮演滿足能源需求的重要角色。因應氣候變遷和管理氣候風險是這一區域的首要問題,因為其中的一些市場受氣候變遷影響尤其嚴重。

欲獲得更多資訊,請詳見RECAI 第57 期

關於本文章

作者
Ben Warren

EY Global Power & Utilities Corporate Finance Leader

Adviser on procurement, regulatory policy an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ross the entire energy, waste and water value chains.

Arnaud de Giovanni

EY Global Renewables Leader

Future-focused thinker with over two decades of experience guiding power and utilities businesses through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