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的管理,必須加速改革企業稅務和財務功能的運作。
受訪者也表示,他們希望稅務和財務專家能花較少的時間在例行法遵作業上,而花較多的時間提供企業更廣泛的策略建議,同時減少稅務和財務功能運作的整體成本。在疫情過後企業復甦期間,這類的靈活應變更顯重要。
許多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就已經達不到這些目標。39%的受訪者表示,企業難以吸引和留住有效執行現代稅務和財務功能的必要技能人才;而65%的受訪者表示,達成他們企業稅務功能目標和願景的最大屏障是缺乏有關資料和科技的永續計畫。
儘管有些組織有能力吸引和聘僱最適當的人才和開發最符合內部需要的工具,但由於立法和法規的急速改變和科技快速進展,因此多數組織難以跟上步調。不意外的是,有7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未來兩年更有可能將稅務工作合包(co-sourcing)稅務服務,並仰賴持續投資人員和科技以跟上時代脈動的服務供應商。
為了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各國政府均快速通過振興經濟措施,此舉正是稅收立法制度可在短時間內快速改變的最佳捷徑。且因為大多數的緊急振興經濟立法依據赤字開支和稅式支出,在各國估算其財政資產負債表之際,特別是稅收立法,有可能將持續變更。
此外,跟上最新稅務科技的壓力讓企業無法鬆懈 – 且所費不貲 – 此時正值許多企業試圖在疫情經濟衝擊中恢復財務狀況之際,卻須面臨成本壓力。
靈活運用時間,花較少的時間在例行法遵作業上,而花較多的時間提供企業更廣泛的策略建議,在疫情過後之企業復甦期間更顯重要。
隨著企業在眼前危機中逐漸穩定,稅務和財務功能將必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協助企業判定後續步驟,和如何面對新冠病毒疫情之後的問題。改變運作模式,納入部分合包服務,可能有助於降低整體成本、控制無法預測的資訊科技費用,並重新將內部資源導向更具策略性質的活動。企業也得以運用服務供應商持續投資人才、科技和資料策略的資源,跟上不斷變化的世界。
全球所有企業如今都應採取4個重要步驟邁向彈性復甦。
- 首先,企業應仔細檢查當前的稅務和財務運作模式。現在是時候檢查企業在成本控制、價值創造和風險管理的優先順序,以瞭解稅務和財務功能對整體企業策略有何貢獻。一旦釐清這些優先順序,就更容易找出在人員、流程和科技方面的落差,並判斷當前的模式在未來能否持續採用的程度。
- 其次,企業應判斷必須培養哪些能力。公司若自行執行所有稅務和財務活動,通常內部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轉變,優化既有的人員、整體稅務流程和科技。有些組織可能決定要保留他們認為有較高價值和最重要的工作 – 例如:規劃或管理稅務爭議,但這些企業必須確保自己可以有效執行和控管這些工作。其他較例行性的任務或許交給有能力的服務供應商會更好,這些供應商擁有可提供多位客戶服務的最新科技平臺。
- 第三,企業應決定哪些活動要採用合包。有些組織可能決定部分工作最好採用合包,特別是較例行性的任務,例如:完成填寫報稅單、法規文件和資料蒐集。透過集中處理和使用第三方服務,這些任務或許能以較低的成本合包。
- 最後,找出正確的組合。許多公司決定複合式做法最適合他們,他們可能繼續保留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稅務和財務功能,同時合包其他功能。適合的複合式方法可同時提升效果和效率,讓員工聚焦於可提高公司淨收益的活動,成為對公司有附加價值的夥伴。
結語
若企業領導人想要加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的管理和支持組織未來的復甦,則必須加速改革企業稅務和財務功能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