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階層的多元性程度與績效之間的相關性是明顯且可重複的。相較於沒有女性領導者的同質公司,擁有 30% 女性領導者的獲利公司有望將獲利能力提高 15%。此研究結論的30%目標有其合理性,該目標已被30% 俱樂部(30% Club)等著名支持多元化的組織採用。這是能讓少數群體成員自在地表達自身想法的門檻。讓我們以台灣大型上市公司常見的董事會席位9-10席為例,僅有一個女性董事,很難避免孤獨,默默地被迫代表一半的人口;當有兩名女性董事會成員時,則仍有互相反對的風險。因此,30%-超過十分之三 – 則能夠讓女性的聲音具體地被聽見。
業界有個有趣的例子:一個精心設計的汽車語音辨識軟體對女性的聲音沒有反應,整個專案必須重新來過。為什麼?因為這個工程團隊全部由男性組成,專案開發簡報又只針對全由男性組成的高階管理團隊進行。企業生活中充斥著這樣的例子,這不僅增加了營運成本,還將會導致收入損失。更重要的是,一項又一項的研究顯示,多元性有助於創新。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統計證明,公司管理階層中的女性代表越注重創新策略,公司就越能提高績效。顯然,多元性能夠提升創新的群體思維。
今天,數位化自動化改變了我們的勞動力市場:競爭力的源泉不再是統一和勤奮的工人執行公式化工作。相反的, 在人工智慧分析的協助下,人類的創造力會推動競爭力。在這個後工業世界中,多元性是差異化的關鍵。
要克服多元性自滿,道路是明確的。 我們需要打破象徵主義。 實現 30% 的女性領導率需要在各個層面進行仔細規劃。 然而,安永在 2015 年開展的Women Fast Forward跨行業調查發現,只有 18% 的受訪公司稱擁有結構化、正式的計畫來識別和培養女性領導力。無獨有偶,台灣女董事協會自2015年起展開台灣首部女性治理白皮書計畫,並於2020年發表,白皮書指出上市櫃公司中,女性董事與總經理比例均未達8%,提醒大眾關心限制女性邁向巔峰的真正原因;台灣女董事協會積極推動女性參與企業核心,發揮剛柔並濟的力量領導企業突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