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認真的商務人士在會議室內討論事情。

面對支柱二,企業應有的五大新思維

支柱二在歐洲國家將陸續上路,笛聲已鳴,歐洲各國正緊鑼密鼓地完善修法程序,趕上這班國際列車。超過7.5億歐元營收規模的臺商,將首當其衝。

面對支柱二,管理階層應有以下五大新思維:

1. 租稅天堂優勢不再,繳納15%以上的營所稅已成新趨勢

原公司稅稅率0%的百慕達群島,預計從2025年1月1日起,對年營收超過7.5億歐元,且在該島設立公司的跨國企業,課徵15%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巴貝多、愛爾蘭、匈牙利、賽普勒斯、模里西斯等國家,在同儕壓力下,也將在2023年12月底啟動支柱二。亞洲的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臺商慣用的區域總部,也預計在2025年上路支柱二。臺商在上述地點如果有貿易所得、資金調度或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利益,恐怕將不再能享有免稅或低稅率。至於開曼、英屬維京群島及薩摩亞等常見租稅天堂的未來立法動向,值得密切觀察。

2. 善用兩年UTPR避風港規定,進行業務與利潤調整

最終母公司所在地若沒有實施支柱二,而且名目稅率超過20%者,將有兩年UTPR(Undertaxed Payment Rule)避風港(2025年及2026年)。代表以臺灣為首的跨國企業,在臺灣本國有效稅率低於15%的超額利潤,將爭取到兩年喘息機會,不用擔心被其他國家啟用UTPR規定瓜分補稅,但OECD也說明,此避風港規定預計不會延長。臺灣金融業及高科技業,因個別享有OBU免稅及研發投抵等優惠,多有稅率低於15%者,建議業者應善用這兩年時間,思考集團利潤配置,將利潤合理分配在功能風險匹配的地方,避免到時其他國家以UTPR對臺灣利潤補稅,造成重複課稅。

3. 善用補助型及超額扣除型租稅優惠

未來租稅假期或特殊稅率(如5%/10%)型的租稅優惠,將不再吃香,因為稅率差額最後將被當地國施行的國內最低稅負制補齊。建議企業應著眼在跟當地政府爭取財政補貼,或爭取以費用支出為獎勵對象的租稅優惠(例如研發費用加成扣除)。因為這類型的獎勵雖然對於有效稅率略有衝擊,但衝擊沒有租稅假期或低稅率型優惠來的高,因此財政補貼可能成為未來各國爭取企業投資的新武器。但是此類的租稅優惠,各國都要求以增加就業人口或投資為籌碼,預計可適用該優惠的臺商,應擬定財務預測並掌握跟各國政府談判時機。

4. 委託顧問進行資料蒐集及評估對於財報的影響

IAS12要求企業應該在2023年財報,揭露支柱二對其稅務負擔的影響,並從2024年財報將影響數入帳。因此,公司財務人員及董事會應該要熟悉支柱二的規定,並委請專家對影響數進行試算與評估。由於此稅務影響數涉及財務報表入帳議題,公司在委任前應該注意此項服務對於審計獨立性的影響。

5. 著手資料蒐集,以免措手不及

無論是適用避風港法則,以國別報告(CbCR)資料來計算有效稅率,或適用相對複雜的Globe Rule 來計算有效稅率及應補稅額,計算過程中許多資料來源並非現有財、稅資料,例如退休金繳納資訊、員工獎酬計畫、員工人數等,企業應委請有經驗的顧問,協助釐清梳理及整合組織內、外部資訊。雖然各國都參考OECD框架來立法,但因各國的原有稅制不同,實際上在採行支柱二計算時對於同一參數可能有不同解釋,公司應該隨時留意各國法規變遷及掌握當地實務。

結語

雖然臺灣政府並未公布任何與支柱二有關政策,但是臺灣廠商營運的歐洲市場、東北亞(日韓)、澳洲、東南亞等經濟體,都磨槍上陣準備搶稅,連美國也在今年修改許多國內稅法以利銜接支柱二。這項稅改不再只是空談,而是管理人員即將面臨的挑戰,每個公司營運狀況及國家都不同,別人的因應模式不見得可以完全複製。2024年是變遷的一年,貴公司是否已準備好對策?


相關內容

OECD 支柱二將上路 金融業因應五大重點議題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19)日舉辦「OECD 支柱二-戰略思維、因應策略及稅務解析」實務研討會,介紹支柱二規則計算及適用方式,協助企業管理階層建立戰略思維。

BEPS 2.0最新動態 — 國際稅收改革之路下各國實踐與前景展望

安永近期發布全球稅務簡報《BEPS的最新進展與突破 - 2022年度回顧及展望》,內容包含2022年度有關「因應數位經濟帶來的稅收挑戰」(即BEPS 2.0)國際稅收發展要點、全球和重點區域的政策趨勢以及2023年發展展望。

支柱一二報您知!帶您了解BEPS2.0

常常聽到人家說支柱一與支柱二,還有各式各樣的英文縮寫,到底它們是什麼?BEPS 2.0 又多了那些內容?對臺商將產生什麼樣的稅務影響?

    關於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