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學生在戶外學習環保與資源回收再利用。

2024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UNITAR)與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最新發布了《2024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24)》。

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共產生了620億公斤的電子廢棄物,其中僅有22.3%以環境無害的方式被正式回收,其餘的則透過丟棄、掩埋、燃燒等非正規形式進行處理。

電子廢棄物在丟棄時存在嚴重的非法跨境轉移問題;2022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中有180億公斤流向中低收入國家、140億公斤被棄置或掩埋。這些地區不僅缺乏完善的電子廢棄物監管法規,還缺乏足夠的回收技術,造成大量電子廢棄物進入無法被監測的非正規回收流程,釋放有害物質到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產生直接影響。

2022年,全球電子廢棄物中所含金屬的估值達910億美元,其中被回收成為二次原物料的金屬價值高達280億美元,這可以避免開採9,000億公斤的礦石。然而,多數有價金屬被非正規方式處理而造成損失。截至報告發布日,全球僅有81個國家制定了管理電子廢棄物的相關法規,其中36個國家訂有國家層級的回收目標。儘管如此,全球距離妥善處理廢棄物仍有一段差距。因此,促進循環經濟對於創造更安全、更永續的價值鏈而言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與生態,更可促進經濟的永續發展。

    下載《安永永續新知6月號》

    結語

    如欲進一步了解氣候變遷與淨零諮詢服務,請聯繫安永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團隊


    安永最新觀點

    歐洲議會通過《禁止強迫勞動產品上市規章》強化勞工人權保障力度

    歐洲議會於2024年4月23日通過《禁止強迫勞動產品上市規章》,企業應儘快瞭解自身營運以及供應鏈中潛在的人權風險。

    IETA發布企業碳權使用指引

    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於2024年4月制定《碳權之高度誠信使用指引》,為企業在購買碳權以實現氣候目標時,提供清晰且明確的定義與指導。

    影響力衡量方法學:影響力會計框架

    影響力會計系統為各類型的組織提供一套具公信力的方法學,來衡量並報告其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關於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