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钟 2020年7月23日
Asian woman using mobile app on smartphone

中国上市银行信用损失分析及应对方案

作者 忻 怡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 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

20余年金融服务经验。 助力中国金融业转型。 引领金融科技应用。

14 分钟 2020年7月23日
相关话题 金融服务 增长 审计

显示相关资源

  • 中国上市银行2019年度及2020年一季度预期信用损失分析

新冠疫情使得国内外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加,为上市银行在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银行运营和管理过程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管理层需要充份关注、并果断作出调整和修正。

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部51家中国境内外上市银行均已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安永在去年针对首批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进行了分析,发布了《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中国上市银行的影响分析》报告。考虑到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上市银行可能构成重大影响,《中国上市银行2019年度及2020年一季度预期信用损失分析》报告,以安永近期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19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为基础,持续跟踪分析上市银行2019年度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情况,也跟进分析2020年一季度的贷款拨备数据。

1. 阶段划分标准比较分析

根据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披露信息,上市银行阶段二贷款占比普遍高于关注类贷款占比,这说明银行对新准则的解读是一致的。但是,阶段二贷款的占比较关注类贷款占比的差距,在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之间存在较大分化。

另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阶段三贷款占比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差异。大型银行的这两项比率持平,这意味着其对于新准则规定的“已减值贷款”与监管规定的“不良贷款”很可能采用了一致的定义标准。然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银行的阶段三贷款占比均高于不良贷款率,且城商行和农商行这两项比率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个现象有可能是因为某些贷款已经被判定为“违约(即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但是尚未被认定为五级分类的后三类。

2. 各阶段贷款的平均拨备率分析

总体来看,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阶段一贷款的平均拨备率比城/农商行低,而阶段二和阶段三贷款的平均拨备率比城/农商行高。

如果将各上市银行的各阶段贷款拨备率与该阶段的平均拨备比率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到,不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或城/农商行,都存在一些明显偏离均值的情况,其中城/农商行的偏离情况最为明显,阶段一拨备比率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61%和3.80%,阶段二拨备比率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9.10%和40.69%,阶段三拨备比率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32.20%和90.61%。

不同银行在贷款组合的风险特征上都存在差异性,而且预期信用损失模式的方法论也有可能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并不能由此得出某家银行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更合理、更审慎或不充分的结论。如果对标分析业务和风险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两家银行,拨备比率仍存在较大差距,那么银行或需重新检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整体方法论的合理性,以及管理层做出的重大会计假设和判断的合理性。

3.  前瞻性信息和多情景分析

根据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披露的会计政策,其中4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影响预期信用损失的前瞻性信息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另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及广义货币同比增长率(M2)也被多家上市银行采用,属于较为常见的宏观经济指标。

然而,仅有4家银行披露了其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值,以及预期信用损失对该等宏观经济指标预测结果的敏感性。这4家银行同时披露了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的建模方法,主要是采用外部数据统计分析和专家判断,其中1家银行管理层自行构建宏观预测模型。

另外,在披露宏观经济情景设置的上市银行中,通常都设置3个经济情景,分别为乐观、基准、悲观情景。然而,仅有4家银行披露了为不同经济情景设置的权重。从连续2年披露经济情景的3家银行来看,其中1家银行在2019年末设置的乐观情景权重降低且悲观情景权重上升,另外2家银行的不同经济情景的权重未发生变化。对比国际上市银行的年报披露,国内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质量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

4.  准则转换日影响分析

根据2019年首次实施新准则的20家上市银行(包括2家股份制银行、11家城商行、7家农商行)披露数据统计,除4家城商行和5家农商行以外,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造成上市银行股东权益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增提拨备所致。股份制银行的股东权益变动最为显著,实施新准则导致股份制银行的股东权益平均降低1.83%,城商行的股东权益平均降低0.41%,只有农商行的股东权益平均升高了0.42%。

根据2019年首次实施新准则的20家上市银行披露数据统计,首次实施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金融工具减值准备(包括贷款、金融投资和表外信贷承诺、财务担保等)的总体增提幅度分别为11.2%、6.8%和4.1%。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表内贷款的增提幅度仅在2%左右,剩余的拨备增提主要针对表外信用承诺和非信贷资产。城商行表内贷款拨备呈现为小幅回拨,这种情况通常可能出现在零售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建模中。

结合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对银行的拨备计提政策和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贷款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拨备增提幅度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不论股份制银行或者城商行和农商行,都普遍呈现出2018年末贷款拨备覆盖率高则2019年1月1日贷款拨备增提幅度低的现象。拨备覆盖率最高的几家银行,都仅是小幅度增提拨备,甚至有拨备回拨的情况。

5.  新冠疫情的影响及相关考虑

我们注意到,绝大部分中国上市银行在2019年年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其中为数不多的上市银行针对新冠疫情对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到2019年度预期信用损失是根据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一系列预测经济情景估算,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和其他关键指标预测的影响将会反映在2020年的预期信用损失中。根据已发布2020年一季报的37家上市银行季报披露,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了13.9%,其中大型银行增长了8.1%,股份制银行增长了20.0%,城商行增长了26.9%,农商行增长了18.0%。对比英国六大银行,2020年一季度计提的预期信用损失同比增长了220.6%,远高于上述提及的中国37家上市银行13.9%的增速以及中国六家大型银行8.1%的增速。

新冠疫情下的预期信用损失是当前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的问题,银行管理层需要及时了解和参考监管机构的指引和建议,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重大假设、判断和估计进行调整和修正,以反映当前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影响。

总结与建议

综合前述分析结果,可以将上市银行在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银行运营和管理的挑战归纳为以下几点:

• 上市银行减值阶段划分标准和监管风险分类标准的差异在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分化;

• 城/农商行按减值阶段划分的贷款拨备计提比率与上年末相比发生较大变动;

• 上市银行前瞻性和多情景信息的披露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

• 2019年执行新准则的上市银行减值准备增提幅度较首批执行的上市银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 新冠疫情对于上市银行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针对前述几项问题和挑战,从行业监管角度或银行内部管理角度,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观点和建议:

• 银行治理层应充分关注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的治理架构,明确相关制度和流程,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管理。治理层还需要充分了解涉及预期损失计量的重大会计假设的依据,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

• 银行管理层应尽可能协调和缩小会计政策与监管要求之间的差异,以促进相关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 新冠疫情下的预期信用损失是当前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的问题,银行管理层需要及时了解和参考监管机构的指引和建议,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重大假设、判断和估计进行调整和修正,以反映当前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影响。同时,高质量的、透明的信息披露,包括相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银行的财务报表的影响,增强市场对于上市银行财务和经营能力的信心。

结语

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上市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上市银行在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银行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挑战,上市银行前瞻性和多情景信息披露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新冠疫情下的预期信用损失是当前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的问题,上市银行管理层需要及时对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增强市场对于上市银行财务和经营能力的信心。

关于本文

作者 忻 怡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 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

20余年金融服务经验。 助力中国金融业转型。 引领金融科技应用。

Related topics 金融服务 增长 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