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 ginkgo tree

跨境养老新探索:解码大湾区养老产业创新融合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养老模式探索与实践愈发重要。当下粤港澳三地携手合作,致力在大湾区建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养老生态圈。


简述

  • 梳理大湾区养老政策,跨境养老现状、挑战和机遇。
  • 大湾区各地在养老配套设施、医疗保障、养老金融及创新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进展。
  • 提出策略建议,助力把握跨境养老的机遇。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跨境养老”正成为一种新趋势。在发展银发经济的时代浪潮下,企业如何借助跨境养老发展趋势,挖掘新商机,提前布局蓝海市场?

《大湾区跨境养老的探索——融通、创新、未来》

为大湾区跨境养老提供了系统性洞察与思考。


1. 大湾区城市养老政策概览

自2010年至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重,尤其以香港及澳门的升幅最为显著,将对本地医疗和养老产生较大需求。

城市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2010年)

老年人口抚养比
(2010年)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2020年)1

老年人口抚养比
(2020年)2

香港

13%

18%

19%

27%

澳门

7%

9%

12%

16%

广州市

7%

8%

8%

10%

深圳市

2%

2%

3%

4%

东莞市

2%

3%

4%

4%

佛山市

5%

6%

7%

9%

惠州市

6%

8%

7%

9%

江门市

9%

12%

13%

18%

中山市

4%

5%

6%

8%

肇庆市

9%

13%

12%

18%

珠海市

5%

6%

7%

9%

香港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并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相信在大湾区11座城市的协同探索下,跨境养老产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大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各有特色,反映社会经济背景不同的养老模式。港澳的养老服务体系注重社会保障措施,包括经济援助和公积金制度,旨在确保老年人的经济安全的同时,兼顾保障老年人的经济福利及社会福利。广东省的养老服务体系则体现了“居家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理念,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巩固家庭养老地位。

香港特区

  •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
    雇员和雇主共同供款,退休时(65岁)或在特定情况下可提取。

澳门特区

  • 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
    澳门特区的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通过政府和个人供款,让居民积累退休资金。

广东省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让居民累计退休资金。

  • 个人养老金制度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中国已初步构建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粤港澳三地正加速优势互补,推进养老服务的一体化合作。在探索跨境养老产业发展方面,医疗保障、养老金融及创新养老成为关键环节。

2. 大湾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及现状

医疗领域相关保障制度融合,建立跨境资源共享平台

“港澳药械通”允许急需的港澳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大湾区内地指定医疗机构使用,打造了国际药品器械直达内地的通道,现已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全覆盖。香港和深圳市合作建立了多个跨境养老社区,加之在“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中的安老院,香港长者可享受高质量且成本较低的养老服务。此外,三地还积极促进医疗健康与卫生方面的合作交流,加速跨境医护人员资格认证。

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

“养老金融”是国家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在政策、市场、科技等方面不断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助力金融赋能医康养产业,推动大湾区成为全国养老金融中心。

创新养老服务协同治理机制

跨境养老需要保障跨区域医疗数据的流通共享,科技创新可在一定程度上应对这些挑战,如:通过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远程医疗、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流通与互信。

3. 跨境养老面临挑战

相关政策与法规不连贯

大湾区各城市在数据跨境流动、养老金融创新、合规等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差异,为跨境养老服务带来挑战。

个人养老金制度尚待完善

由于第三支柱仍处于起步阶段,个人养老金制度尚未全面推广,广大群众养老规划意识较低,外加养老金融产品复杂程度高且收益率不高,导致群众购买动力不强。

养老服务供求不一致

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务模式,而是广泛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健康促进、文化娱乐活动及精神层面的慰藉等多个维度。当前大湾区面临着养老需求急剧上升与服务资源供给不匹配的矛盾。

养老资源分配不均

大湾区各城市经济发展重心、基础设施建设及养老产业发展阶段不同,资源分布呈现失衡态势,导致跨境养老服务难以高效协同。

4. 未来发展建议

政策引导与多方合作:构建多层次跨境养老保障体系

政策协同与养老保障互通,增强基本养老保障和医疗支持,实现经济和医疗资源共享。通过加大对养老金融产品的税收优惠,吸引港澳资金、内地保险产业投资资金,激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跨境养老的金融产品。

创新融合资源:打造一体化跨境养老服务体系

推动大湾区各类养老设施的搭建,根据不同长者的需求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充分融合粤港澳三地的地理特点、环境优势、医疗差异等因素,促进养老服务优势资源的互利互通。

科技赋能与法律保障:打造智能化养老生态

积极推动智慧养老、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持续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如区块链、数字货币等,为养老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

丰富生态环境:打造多样化跨境养老模式

构建丰富且多元的跨境养老生态环境,积极塑造“医养结合”“文旅养老”等创新模式。精准洞察老年人需求偏好和兴趣特点,开发能够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强化便利性以及丰富精神世界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协同发展

大湾区内11座城市应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发展,建立综合性养老格局。


结语

大湾区跨境养老前景广阔,发展银发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合作、政策协调、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科技应用及文化适应支持,大湾区跨境养老有望成为全国养老服务的典范。

相关文章

医疗通:粤港澳大湾区11城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与政策概览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18日 安永 大中华区

科技及数据通:大湾区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数字化机遇、安全挑战与应对

数字化建设离不开有效的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而有效的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建设也是促进大湾区两岸三地经济融合的前提条件。

2022年5月20日 安永 大中华区

金融及货币通:融合发展路径与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的发展承载着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只有进一步加大区域金融融合力度,构建一体化金融体系和基础设施,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互补各地优势,创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合力。

2022年5月26日 安永 大中华区
    cn zh